半導體史上最大人才遷移,臺積電工程師搶破頭赴美!臺媒:人才正被美國掏空!

2022-11-29 12:23:14 來源:風傳媒

自11月1日起,臺積電工程師搭包機飛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廠Fab 21 ,表定每2周1班、共6班包機陸續前往亞利桑那州廠區,以每班飛機300人(含家屬)、平均1家3口估計,1班飛機至少載走上百名工程師。業界認為,這將是臺灣地區半導體產業史上規??涨褒嫶蟮囊淮稳瞬胚w移。

圖片

臺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Fab 21

據報道,臺積電送往美國的工程師不僅是該公司美國亞利桑那州晶圓廠的主力部隊,更是美國振興半導體產業的關鍵人才。
根據最新消息,臺灣地區《風傳媒》報道,臺積電去美國至少要經過兩次面試,面試最大重點為英文能力和過去表現,而且需要2位副理級主管認可和推薦。此外,一名通過前往鳳凰城甄選的資深工程師透露,公司工程師級員工爭搶外派美國十分熱烈。

《風傳媒》采訪一名準備前往鳳凰城的工程師Cris(化名),分享為何愿意派駐美國廠?以及派駐美國廠的薪資福利誘因。他表示,雖然美國消費物價和稅率高,臺積電給予赴美員工底薪加倍,吸引力并不算高,但去美國體驗人生才是重點,而且未來在公司升遷的潛力也大過其他人。

為此有臺灣地區媒體人陳鳳馨于節目《風向龍鳳配》示警,臺灣地區的半導體人才正在被掏空。

陳鳳馨表示,臺積電第2架包機也在近日飛往亞利桑那州,第1座工廠的移機典禮將于12月進行,之后就會進行試產和量產。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第2個廠是3納米,應該是談得差不多了,《商業周刊》更拍到第2個廠區的地基已建設完畢。陳鳳馨表示,亞利桑那州的第2個廠區,建設時間將比第1廠區更加快速完成,第2個廠會不會需要更多的臺積電員工,這是個問號。

陳鳳馨指出,臺積電至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已是近2、3年最大的新聞,之所以《商周》的照片會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臺灣人發現,美國要的不是臺積電去投資、砸錢,也不是5納米、3納米這些最先進的技術,美國要的還包括了臺積電的人才,要錢、要技術,也要人才。

臺灣地區的人才正在被掏空

陳鳳馨表示,也許1000人對于共有10幾萬工程師的臺積電來說,似乎并不是這么多,只是這一批人是最頂尖的工程師,且未來將持續有包機將臺灣的頂尖人才送往美國,對于中國臺灣民眾來說,感受就會特別強烈。

臺積電為什么要這么做?陳鳳馨分析,之前不管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或張忠謀,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都提到,晶圓代工在美國生產非常不劃算,不只成本會拉得很高,更最重要的是沒有足夠的人才。第1,沒有足夠熟練的高階工程師,因為美國本來理工人才就不多,愿意投入到半導體的人也非常有限,雖然亞利桑那州為了吸引臺積電投資,在附近的幾所社區學院開設了半導體課程,但訓練的是第1線技術人員,而不是現場可以解決問題的工程人員,終究還是有差距,所以美國很難挖掘到這么多足夠的工程師,這本來就是臺積電當初擔心的事。

陳鳳馨指出第2點,美國的工程師不愿意輪班。但晶圓一旦上線后,必須要24小時運作,且那不只是輪班問題,還需要隨call隨到。隨call隨到在新竹的科技公司其實很常見,客戶臨時有需求,或者運作上突然出狀況,必須要在多少時間之內立刻趕回公司或工廠,一定會有一些輪著接電話的人。要有現場的輪班人員,也要有隨時接電話的人員,這些事情對美國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無法接受的事情。短期之內也無法改變美國的文化,所以臺積電干脆直接在臺灣搬人才過去,可能速度還比較快一點。

陳鳳馨:臺灣地區沒有任何優勢,只有人

陳鳳馨指出,各國來臺灣地區挖角人才的情況似乎越來越嚴重,早在1960、70年代,臺灣就很清楚知道,「臺灣沒有任何優勢,只有人?!挂驗榕_灣沒有生產石油、天然氣,沒有生產鐵礦砂或煤礦,也沒有廣大市場,2300萬人口就已經緊繃了,放在區域競爭角度來看,市場非常小,所以臺灣唯一有的就是人力跟人才。

陳鳳馨提到,早期臺灣是用勤勞的人力,有很多加工出口區,當時的加工出口區對臺灣的經濟成長幫助非常大,也確實形成了1種模式,所有發展中國家開始藉由加工出口區或者輕工業區,慢慢發展出累積資本、技術的能力,當時臺灣成長的模式,給了全世界發展中國家一個重要啟發。第2個就是人才,到了1980年,早年從頂尖大學去美國留學的這批人,在科技發展的導向之下,以及美國當時發展「水平分工」的趨勢之下,過去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乖?980年代之后,變成「來來來,回臺灣」風潮,人才回來臺灣,聚集出新的產業模式,將「技術密集」在臺灣落地生根。

陳鳳馨解釋,人才庫沒有那么多、熟練的人才更少,基于以上2點,臺積電必須這樣子把人才一批批搬過去,且未來如果還會有第2個廠區,第3個廠區需要人才的時候,臺積電都只能從臺灣地區搬。

臺積電工程師一批批去美國,臺灣會“慢性失血

陳鳳馨指出,將來可能會有臺美工程師相互比較的問題,臺灣工程師除了技術上非常熟練、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之外,肯吃苦、肯輪班是相當重要的原因。但當臺灣工程師發現美國工程師不愿意輪班,也不需要隨call隨到,這件事情的不平衡,隨時會爆發出來。隨著臺灣一批批人才去美國,會形成「慢性失血」的狀況。

「今天不面對,明天真的會后悔?!龟慀P馨表示,這才是在看到包機的場面時候,應該要深深思考的問題。

  1. EETOP 官方微信

  2. 創芯大講堂 在線教育

  3. 創芯老字號 半導體快訊

相關文章

全部評論

  • 最新資訊
  • 最熱資訊
@2003-2022 EETOP

京ICP備10050787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7710

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t